expr

西安薑戈群(西安薑戈車友會)

3月5日,DJANGO TT正式價格公佈並開啟搶購。23800元的售價,和十年前的神車雅馬哈天劍王250以及鈴木GW250當初的價格一致,不過我相信這沒有致敬的成分,因為,那兩臺車和DJANGO TT是完全不同的類型。一位實用主義取向的待購摩友就很直接地跟我講:“這個價格我可以買GW瞭,我為什麼要買一臺單缸150、單座的踏板,而且品牌認可度遠遠不如SUZUKI?”

這種評價方式用來評價當年的Citystar 200i沒有問題,但是用來評價DJANGO TT或者DJANGO TT的用戶,毫無疑問是一種錯位。

我應該是最早騎這臺車的非媒體用戶之一,感謝朋友幫我提供車輛和攝影,400km的試駕體驗,100+km是由我完成,200+km由我老婆完成,部分評價也來自我老婆。

這樣本次試駕就有瞭兩種信息:一種是

摩圈老司機

,我累計騎過的車在15臺以上,標致城市之星騎過10000+km,是老司機加標致老用戶;另外一種是

女萌新

,我老婆拿瞭D駕照七年,之前僅僅騎過兩款迷你車,而且總裡程不超過100km,我相信這兩種意見會給很多用戶提供參考。

毛毛:汪汪,汪汪,汪,下面由我來給大傢介紹

開篇首先談一下DJANGO TT的優劣。

優點:

1、最重要的一點,好看、好看還是好看;
2、價格定價合理,沒錯,這是我老婆去逛完Vespa店之後說的;
3、發動機運行品質,直到大直道油門到底,運行品質極好;
4、歐系車的一貫特點,車架剛性好、整,振動傳遞小;
5、有一定的非鋪裝能力;
6、燈光有小驚喜。

遺憾:

1、歐系踏板傳統引擎低轉的震動和噪音抖動大;
2、儲物空間的便利性稍差;
3、車重,原地挪車稍微笨重;

推薦場景:城市通勤,短途郊遊,春看桃花,秋看黃葉;

推薦人群:30歲以上男性,18~60歲女性;

推薦指數:★★★★★,趕緊給老婆大人買。

一、靠臉吃飯,光榮傲嬌。

這裡首先要回答一個問題,你騎摩托為什麼?真的純粹是為瞭通勤效率麼?為瞭省油麼?那為什麼省油之王的彎梁車型銷售占比逐年下降?250CC以上車型銷量暴漲?遵從你內心的答案吧——騎街車跑車你是為瞭帥,騎復古車你是為瞭范兒,騎薑戈,大概率是為瞭美。

這也是薑戈用戶群體中女性比例比較高的原因之一。靠臉吃飯,執著地管理自己的臉,也是真的敬業,薑戈多到令人記不清楚的花色和周邊,就像美女櫃子裡男人永遠認不完的瓶瓶罐罐。

以上圖片來源於標致摩托官網

女生化妝臺

最近流行一句話叫做“靠臉吃飯,不長久,靠不要臉吃飯,天長地久”。我向來認為靠臉吃飯不丟人,尤其是工業品,它的臉、它的美是設計和制作出來的,又不是老天爺賞飯吃,能獲得對顏值的廣泛認同是下瞭極大功夫的,一起來潤潤眼吧。

湖藍款靜謐沉靜,海岸白溫馨雅致,尤其是在曠野背景中,這種風格對比更加鮮明,同樣的款式型號,卻能通過色調實現風格對比。

整個側面的線條,完整性和順滑感很高,肉眼可見,僅僅前端的鳥嘴和燈簷有一點點尖銳,但是另外一個方向卻是圓的,整車不存在任何一處是兩個垂直視角都能看到尖角。

這種兩車對稱的視圖就更加明顯,而兩車的風格差異和背後的壁畫也相得益彰,一個奶兇,一個呆萌。

後向的輪廓和後45°的輪廓,全是圓潤,這樣的感覺就更加平易近人。

圓潤設計,在薑戈上被貫徹到每個角落,儀表、鑰匙、剎車上泵的護蓋,包括鈑金焊接制作的行李架。一臺車,風格的一致性是設計完成度的重要保障,包括密輻輪轂,避免瞭那種五輻或者六輻輪轂造成的銳利感。

處理整體設計的風格統一性外,細節的處理也非常到位。比如前行李掛鉤,也是采用瞭圓潤的形狀,包括踏板防滑條,延伸到前端,固然是為瞭更大的防滑面積,對整個風格的一致性也做出瞭貢獻。

洗車和擦車的時候,薑戈比其他踏板都顯得整、好擦,它沒有那麼多支楞八岔的裸露件,哪裡都是圓潤流線形的,擦洗起來非常高效。

有請我傢車模……

眼巴巴的看著我吃水煎包的可愛狗狗

汪汪,我也要吃,來瞭來瞭

二、駕乘感受。

我所體驗的路況包括高速、山路、非鋪裝以及通勤路況,一個個說。

1、高速。

DJANGO TT發動機震動並不會很明顯傳遞到手把上和座位上,隻有後牌照架的震動幅度會稍微明顯,怠速抖動是稍微令人不愉悅的,而當轉速提升到4000轉以上時,此時震動就比較小瞭。

這點上不如同品牌的標致Citystar 200i,而且氣溫低的時候,抖動會比氣溫高的時候嚴重一點點。但是跑起來就沒有任何問題瞭,一直到極速GPS達到105、表顯在110~115之間。

在尾速上,車輛的穩定性和發動機的運行感受都比較令人安心,車架、減震的匹配還有流線型的外形,對車輛的行駛質感都有貢獻。

在尾速上,後視鏡也是可以看清楚後方的車牌的,不過沒有風擋的情況下,我隻是非常短地嘗試瞭一下極速,吹胸口在所難免,畢竟沒有加裝風擋而且高速並不是DJANGO TT的主要場景。

這個動力,在城市,算上偶爾上快速路,也是夠用的,但是要在快速路上超車或者怎麼樣,不會特別利落。

2、山路。

女萌新和老司機都進行瞭山路騎行。

女萌新比較佛系地騎行瞭從豐臺區美高美酒店到霞雲嶺鴿子臺水庫段,往返104km。新手山路騎得非常溫和,DJANGO TT的表現完全滿足這個級別的要求,畢竟,騎DJANGO TT就是騎帥不騎快。唯一的一次風險是幾乎要原地倒車,由於車身比較寬,落腳需要一些技巧。

老司機騎薑戈在山路的感受是,這車的整體感很好,車架其實可以承擔更強的動力,入彎的前剎車線性感足夠,ABS在路況良好的情況下,介入點也比較準。

3、非鋪裝。

龜背胎輪胎賦予瞭這款TT一定的非鋪裝能力,但是,減震行程和離地高度在那裡,所以實際的越野能力呢,僅限於坑窪路面、草地、砂石路面或者輕度林道,減震的阻尼很好,在顛簸路面上沒有多餘的振動,此處好評。

4、通勤。

動力和操控,包括日常的儲物空間,通勤效果足夠,但是車身在低速行駛中稍微有點笨重,且車身寬度在、踏板寬度也在,如果160mm以下身高的話,就需要多增駕練習低速控車的技巧,否則就有原地倒車的風險;如果是身高較高的男性,可以憑力量彌補。

我還有兩位身高分別為164和186的小夥伴也都一起試瞭這款車,對164來說雙前腳掌落地無障礙,而意想不到的是對186的大長腿來說,這車竟然不顯局促,驚喜吧?

5、燈光。

全車LED照明,夠用自不必說,但是有個好玩的,這種差別隻有在光線較差的路段才能感受到。我騎的海岸白款,這種反光是暖色調的,實際效果應該略好於湖藍款。

遠光燈部分光線照射至踏板位置的光路。嘗試用手套放在前夾上,就沒有效果瞭

三、總結:

DJANGO TT讓我說就是一款始於顏值忠於溫馨的小車車,裝配品質相對於初期的產品也有進步。至於23800元的價格,你說它高吧,似乎也不便宜,但是,你看3萬+的Vespa 150,多得像不要錢;同樣和標致薑戈一樣單通道ABS的平踏板liberty150,售價低於薑戈,還有進口身份,大街上根本看不到。

所以薑戈貴不貴,老婆大人說可以買,那就不貴,老婆大人嫌棄Medley像彎梁,那它就貴。

各位男性摩友,如果還單身呢就買一臺吧,DJANGO TT可以帶你結識好多玩薑戈的小姐姐;如果已婚呢,給老婆買一臺,花兩萬塊錢解決瞭老婆大人對你騎摩托的反對情緒,這錢,值。

準車主雜談:

以前向來反對我騎車的老婆大人,騎瞭接近三百公裡的DJANGO TT之後,一下就上瞭頭,決定買一臺薑戈,當然,可能不一定買最新的TT版本。我們就窩在被窩裡看閑魚,薑戈的保值率應該是準車主的一顆定心丸,就算是個喜新厭舊的人,買薑戈是不必太擔心換車賠得太多的,況且,上市這麼多年的成熟的動力平臺和用戶群體,還有相對的文化氛圍,小紅書上推薦的北京地區薑戈車主群已經到12群瞭,就算有待購車主在,北京薑戈車主的數量也十分可觀。

因此,薑戈不僅僅是一款車,也是一種文化載體,一種社交貨幣,在本身質量可靠性良好、群體又大的情況下,配件的價格和改件的選擇都會比較樂觀,那就……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