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豐田lc78越野車(豐田lc78越野車)

輪語晚兩天的周末抽獎

特別提醒,抽獎結束後微信會提示中獎情況,中獎請及時填寫收貨信息並

聯系Mic

兩天內如果不聯系Mic,視為放棄。

作為

越野活化石的豐田LC76自從1984年以來40年就沒有停產過生產,現在在中東和澳洲地區還有超過5萬臺的銷量。一直以來LC76依舊保持復古硬朗的外形設計,保留原始的機械結構,這也正是越野人所追求的駕駛樂趣和情懷。經典復古越野車型,越野人心中的夢想座駕,駕駛他,征服沙漠,馳騁草原,他沒有華麗的外觀,沒有舒適的內飾,但卻是整個中國,乃至全球公認的巔峰越野夢想座駕。LC76搭載的是4.0升V6的1GR-FE汽油發動機以及5速手動變速箱,最大馬力228PS,最大扭矩363N.m。配備瞭分時四驅系統,前後橋設有差速鎖,一切都是為瞭越野服務。LC76有4種車型,雙門短軸LC71、四門標準版LC76、雙門長軸版LC78還有皮卡車型LC79。由於LC76生產周期特別長,因此在國內也有大量以各種方式進口的LC76在路上跑,也成為國內越野人士的摯愛。

輪語上周剛剛做瞭AR的RUF SCR模型的測評,給人的感觀是整體品質還是不錯的,QC水準也有一定程度提高,國貨之光是否開始發力瞭,這次再接再厲測評AR全新的TOYOTA LC76模型,看看在AR最在行的越野車模型領域,會不會有更好的表現。

AR的這款LC76包裝紙盒采用純黑調,簡潔風格,盒子的尺寸和之前的駱駝杯相近,紙盒上隻有簡單的品牌和車型標識,底部有豐田的授權信息,我們還發現這款LC76的品牌寫的是Almost Real by Kyosho,是一款和京商合作的產品,不過大概率僅僅是通過京商拿到LC76的版權;紙盒內部有泡沫塑料支撐,泡沫塑料上下部分有AR特有的紙卡扣固定,包裝還附帶瞭收藏卡和開門器,收藏卡有AR自營店的小程序二維碼,廠傢還增收瞭一套LC76的拉花貼紙以及貼紙說明;模型沒有螺絲固定,僅僅是通過一個卡槽以及車頭車尾的海綿固定,這樣的包裝對模型的保護不太夠啊。

由於LC76生產周期太長,模型的原型和真車圖並不能完全對應,僅供參考而已;從外形上看,模型的形準基本沒有問題,隻是輪子目測稍稍偏大,藍色的漆面中規中矩,車身側面的腰線也還原瞭,但銳度不夠;車門把手是電鍍獨立件的,做工細膩,鑰匙孔是移印的,側轉向燈也是獨立透明件,側面還有TOYOTA Land Curiser的蝕刻片標志,車身後側還有通風格柵,貌似也是獨立件的;A柱延伸到車頂有一條環繞整個車頂的銀色飾條,這個貌似也是獨立件,和車身並非一體開模成型的,因此質感不錯;車外後視鏡是電鍍的,做得比較精致;車輪包圍沒有對比真車圖的寬,明顯看出模型的年代比真車的久遠;車身側面有腳踏護欄,前後輪都有擋泥板。

模型的懸掛比較適合,但輪子稍偏大;灰色鐵質大餅輪轂質感不錯,細膩程度也挺高的,鏤空和螺絲細節都很到位;剎車系統也有所還原,不過那個年代的車都是鼓剎,右側還有涉水喉和油箱蓋。

LC76有著經典越野車的車頭外形,耐看又兼具實用性;整體上看模型車頭外形準確,還原到位;大燈是獨立件,透鏡的紋路清晰,內部燈杯燈珠結構都有還原,轉向燈分色清晰,整個大燈組外圍還有電鍍包圍,質感比較好;中網是鏤空的,金屬網質感非常好,中間還有TOYOTA標志,中網也有電鍍件包圍,透過金屬網能看到後面的水箱格柵和喇叭細節,前蓋縫隙控制得不錯,前蓋中央的還有豐田立標,我們用手去掰瞭下,貌似是金屬材質的;前杠是灰色的,中間是電鍍的,AR的電鍍工藝也算靠譜,均勻度比較好,前杠上有車牌架,車牌架後的通風口貌似也是鏤空的,前杠兩側的霧燈也是獨立件的。

AR的這款LC76前輪轉向角度還挺大,符合攝影黨的要求,不過由於原型是早期版,輪胎比較窄,估計AR後期也會推出各種大腳的改版模型。

LC76的車尾有兩個背包,分別是全尺寸備胎和備用油箱,因此車尾的結構是比較復雜的,而模型整體還原度也是比較高的;尾燈分成兩組,在車尾兩側和尾杠上分別都是用瞭獨立的透明件刻畫,內部分色也比較清晰;備用油箱做得很細膩,上面還有佈帶和金屬卡扣固定,備胎也是和車輪一樣的,輪轂質感非常不錯;模型的尾門是向兩邊開的,開門的合頁也是高度還原真車的,從衛士開始,AR在開門結構上就還原得比較到位;模型的尾門把手和車門把手一樣是獨立電鍍件的,鑰匙孔也有還原,尾窗有加熱絲細節,還有獨立件的後雨刮,高位剎車燈也是獨立件的,尾杠上還有拖鉤細節,質感比較好,排氣管是單出的,管口處理一般,車尾也有拍照架,上面還有兩盞燈照著。

多角度對比真車和模型,AR做越野車確實比較在行。

AR的這款LC76采用7開結構,前蓋是鉸接小狗腿,車門和尾門都是合頁,所有開合結構都比較順滑。

前蓋內部也有浮雕的細節刻畫,還有隱藏的支撐桿;前蓋打開後不能保持最大開啟角度,需要用支撐桿支撐,而模型的支撐桿安裝不到位,容易掉;模型的發動機是獨立結構的發動機,4.0升汽油發動機的內部結構還是還原到位的,管路也比較豐富,老車的發動機,就是能夠用更多精力去還原。

模型的尾門是對開結構,尾門的背面較為簡單,僅有和內飾同色的藍色塑料板件,其中一邊門有浮雕的開門把手和獨立件的扶手細節;這是一款5座版本的LC76,後行李艙比較大,內部也是藍色的塑料板和塗料的仿植絨地板。

模型的車內側細節不算太多,扶手都是獨立件的,還有移印的佈藝紋路,開門把手都是浮雕的;AR的模型車窗也算比較薄的,這點和AA很像,透光折射不明顯。

其實LC76的內飾比較簡單,而模型還原也是比價到位的,內飾為淺藍色色色調,內飾的細節基本還原到位,儀表盤為貼紙,方向盤細節刻畫到位,方向盤中間的豐田標志貌似是浮雕+移印的,質感不錯;模型的座椅都是淺藍色的,質感一般,而且後座椅也沒有折疊功能,前後座椅都不能前後調整,這點AR在這款模型上做得就沒有之前的衛士好瞭。

模型的座椅為塑料噴藍色漆,座椅背面有浮雕的儲物網;模型的地板都是用瞭特殊噴漆的方式還原植絨地板,這點值得點贊,因為真的植絨,很容易掉毛,整的模型車窗玻璃全是細毛;模型的剎車和油門都還原到位;安全帶也有刻畫,檔把為MT結構的。

模型的內部車頂細節也有較豐富刻畫,包括車內後視鏡和遮陽板都做瞭,車頂也是和內飾同樣的淺藍色色調。

模型的整體漆面水準中規中矩,就是不知道經不經得起時間考驗;模型的雨刮器是獨立的塑料件,質感還是很不錯的;車外後視鏡為電鍍獨立件,支架是黑色的,整體質感不錯;模型的前蓋有凸起,前蓋和前擋風之間還有浮雕的通風格柵,車頂有防滑的肋條。

AR的這款LC76底盤結構比舊衛士要簡陋,和新衛士一個水準,沒有采用衛士90和110的非承載;懸掛結構是樣子貨,前輪是完全通過塑料的彈性來實現前懸掛的可動行程,而後輪則完全是簡單的彈簧懸掛;發動機、變速箱、排氣系統都是獨立件的,傳動軸也是可動的。

AR的這款LC76貌似是LC76第一款1/18全開合金模型,也從側面說明LC76不算熱門;這款模型的表現中規中矩,底盤沒有達到早期衛士的水準;模型的管網售價1480,著實不算便宜,幸好現在AR的品控有所提升,喜歡的越野的玩傢就趕緊瞭,不過後期刷色版本應該會更好玩。